第三中文网

第三中文网>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71章 心学推广进入尾声(第3页)

第171章 心学推广进入尾声(第3页)

心学的魅力,他们已然嗅到了,可就是吃不到嘴里去,如水中月,镜中花,难以触摸。

赵贞吉没有回避这个问题,思忖良久,正面回答道:“如果你说的学会心学,是指学会《阳明心学》,那你,你们,包括我,都学不会,也没可能学会。”

“啊?”

人群哗然,极度震惊。

那位被点到学生不甘心道:“为什么?”

“因为阳明先生已然故去了,我们不可能成为王阳明!”赵贞吉斩钉截铁的回答,接着,又道,“我如此说,不是在推崇阳明先生,也不是自我贬低,而是我们只能成为自己,不能成为别人。”

“不说王阳明,纵是孔子孟子这种级别的圣人,也是一样。”

“孔子非常推崇、认可老子,可孔子成为老子了吗,没有;孟子师从孔子,可孟子成为孔子了吗,也没有。”

赵贞吉说道:“善人,恶人,圣人……最终的落点还是‘人’,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可也都是人。我们可以做善人,也可以做恶人,同样可以做圣人,只不过……没有一模一样的圣人。”

“阳明是阳明,我是我,你是你。”

赵贞吉目光平和,绝世而独立。

众学子却是道心崩碎……

一学生破防道:“究竟什么是知行合一?到底怎么才能知行合一?!”

李青饶有兴趣的瞧着赵贞吉。

赵贞吉叹了口气,似是为讲学跑偏而苦恼,又似是习惯了之后的无奈,沉默许久,方才说道:

“正如《中庸》中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我们总是讨厌不好的事物,喜欢美好的事物,并以此做出相应的行为。”

“闻到臭味,捂住口鼻,这是知行合一。”

“如若你生病了,闻不到臭味,你自然不会捂住口鼻,这便是知而不行便是不知,因为你没有闻到臭味,便不知它是臭的,不知自然不行。”

赵贞吉的解释,令人折服,又令人无力。

众学子静默无言。

良久,

一学生问道:“赵老师讲学伊始,就说世上未有知而不行者,今日学生方才真正明白,学生想请教赵老师一个问题,还请赵老师不吝赐教。”

“你说!”

“既然世上未有知而不行者,既然人人都在知行合一,我们又为何要学心学?”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赵贞吉叹了口气,欣慰道,“本来,我是想着等讲学到了尾声时,再讲这个,不过,既然这个问题被抛了出来,也证明我的讲学已然到了尾声。”

赵贞吉深吸一口气,说道:“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名状的,什么是‘道’?一是‘道’,二是‘道’……可‘道’却不是一,也不是二……”

“佛语有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主张破一切众生相。不知众生相,如何破相?”

……

请假一天,(づ ̄3 ̄)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