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不了解秦晓严,也不了解赵振华,事实上,在这个位置上,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所以,在得到自己才是主角的结论之后,向南觉得有必要争一争。
在组织部介绍完秦、赵两人的情况之后,他这位排名靠后的新常委第一个开口了,这也符合会场约定成俗的规则,排名最后,最先说话。
“华书记,周市长,各位常委,颍阳县长的人选决定了颍阳将来的工作,决定了谁和我搭班子,所以我认为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向南先指出了背景所在,然后接着道,“组织部刚刚介绍了两位候选人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他们都很优秀,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两位同志的起点很高,工作伊始要么是在市政府,要么就是省机关,我相信他们的能力,但是他们都缺少基层工作经验。”
说到这儿,向南顿了一下,眼神不经意地扫过华志国的面颊,当看到华志国的目光在微微的诧异后,一丝赞赏出现在了他的眼睛里时,向南心里有了些底,接着道:“第二,这两位同志跟我一样,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熟悉颍阳的情况。我认为还是要推荐一位既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要熟悉颍阳情况的同志来跟我搭班子。我推荐县委副。书记许长山!我建议组织部门将许长山同志纳为考察对象。”
此言一出,会场虽然不至于一片哗然,但诸多常委的目光就有些异样,有不屑的,有惊愕的,也有佩服的。
能坐在这儿的,都是政治上的精英,在颍阳县长这个人选上,通过常委会来确定,这里面的猫腻大家自然都门清得很,所以向南忽然把两位人选都推翻了,自己反而趁机推出了新人选,有人认为他是在趁火打劫,有人认为他是不自量力,但无论是怎么认为的,他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考虑到两位一把手还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谁会跳出来做这个出头鸟,毕竟向南兼任着颍阳县委书记,他当然有自己的发言权!
“向南同志,照你这么说,到某个地方工作,必须得熟悉情况,那我问你,当你担任青峰县委书记的时候,你对青峰了解多少?当你兼任颍阳县委书记的时候,你对颍阳又了解多少?”周德东见没有人开口,当先发难了。
向南肃然道:“正为我不了解情况,所以才推荐了解颍阳情况的许长山担任县长。新老交替一直是组织工作的法宝,如果书记县长对颍阳都是两眼一抹黑,工作又怎么能顺畅?”
见周德东亮明了态度,常务副市长徐卫国咳了一声道:“干工作,谁不是趟着石头过河?”
“颍阳刚刚经历过阵痛,而阵痛带来的后遗症很明显,我们可以趟着石头过河,但是颍阳等不起,颍阳的四十万百姓也等不起。什么都可以试,唯有帮助老百姓脱离苦日子不能试。”向南义正言辞地道。
“我倒是觉得向常委说的很有道理。”市。委副。书记李立行开口了,“赵振华和秦晓严两位同志的优秀,晓伟部长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但他们确实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而向常委要的是一个能跟他密切配合、熟悉颍阳情况的同志搭班子,毕竟,去颍阳做县长,是为了颍阳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的是和向常委一起,同心协力地带领颍阳百姓致富,镀金还真要不得。”
市。委二把手和市政府的二把手的立场很鲜明,他们意见不同,分别代表着书记和市长的意见也有分歧,下面就轮到其他人发言了。
组织部长杨晓伟还没开口,纪委书记张为民轻轻敲了敲桌子,沉声道:“我谈谈我的意见吧。刚刚立行书记说的很好,干部任用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镀金,我个人认为,向常委推荐许长山同志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不谈许长山同志怎么样,我只是觉得,在座的所有人,除了华书记和周市长以外,也只有向常委有资格谈这件事,其他人,我就只想问一句,在你们推荐人选的时候,能不能保证你们推荐的人能够胜任颍阳县长这个角色,请注意,这是对工作的实事求是,而不是你们个人的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