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都是相爷调教得好。”
……
集英殿内,一百三十二名贡士屏息端坐。
谢少陵的笔尖却悬在宣纸上久久未落,并非筹措,御试题以他的才学,并不算难。
只是这满殿的贡士一个个正襟危坐,面色紧张,实在是无趣。
他余光扫过邻座,那人指尖发抖,墨汁滴在卷上,竟浑然不觉。
谢少陵忽而嗤笑出声,惊得对方险些摔了砚台。
若是梅公子能在这,这场殿试可就有趣多了。
思绪一定,他下笔如有神,墨迹顷刻间铺满宣纸,与秦子衿如出一辙的颜体浑厚沉稳。
“臣交卷。”
清朗嗓音划破寂静,谢少陵拂袖起身时,香柱才燃去三分之一。
侍御史诧异地打量这位少年,自宸朝开科以来,从未有人敢在殿试上如此张扬。
天子坐在御座上,目光微动,从侍御史手中接过朱卷,指尖轻轻抚过墨痕未干的字迹。
宫人连忙躬身上前,欲接他手中那卷试卷,天子却未理会,只淡道一句:“朕亲自去。”
天子的声音不大,却如一块冰入沸水,满殿霎时死寂。
天子竟亲自去送卷子?
给谁?
还能是谁?
答案人人心中皆知,却无人敢说出那个名字。
满殿贡士面面相觑,有人脸色发白,有人攥紧了笔杆,有人无声冷笑。
谢少陵坐回席上,唇角勾起一抹讥诮。
顾相独揽朝政,天子尚且如此,朝臣又能如何?
他们此生的命运,是取是弃,是平步青云还是一落千丈,却全在那位“大奸臣”一念之间。
后殿香炉沉沉,静谧无声。
顾怀玉倚着青玉凭几,指尖翻过一页纸,眉梢微蹙。
那是元琢昨日交给太傅的策论,朱批墨字,太傅评语工整:“陛下天资聪颖,见解独到,实乃少年英才。”
顾怀玉嗤笑一声,将策论铺在案几,提笔蘸墨,随意几笔涂掉满纸的字,画出一个大王八。
若是寻常少年写的策论,担得上太傅这一句评价,可元琢是天子,只做少年英才,比顾怀玉所要求的还差得远。
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元琢在门外停住,指尖下意识抚平龙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深吸一口气,才推门而入。
“宰执。”
他低声道,目光炯炯看顾怀玉,声音里含着几分少年人的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