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阿爷了是不是?”裴有瓦抱着大孙子一边哄一边往里走。
孩子哭得快停得也快,被阿爷逗一会儿,又笑起来。
石桌正好在树荫下,几人在桌前坐下。
长夏端了茶水和点心来,问道:“爹,在家吃过了?”
裴有瓦点头道:“嗯,吃了早食来的。”
说着话,周婆子提着一篮子菜进来了。
早起长夏给了她一些钱,家里没菜了,让她帮着买一些菜回来。
“这位老大姐是?”裴有瓦疑惑道。
裴曜解释了一番。
原是雇的人(),
?(不读小♂说)_[(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别说府城,芙阳镇上的一些人家,也会雇个丫鬟婆子来干活,不是什么罕见事。
坐一会儿,他想着趁时辰早,收拾了东西就走。
孟叔礼一看他着急,连饭也不吃,连忙就拦住。
裴家长辈来的次数并不多,要是饭都不给人家吃,传出去实在不好听。
孟叔礼百般阻拦,一定要吃过饭再走,裴有瓦一想,也是这个理,便又坐下了。
这回有周婆子,晌午饭没有去外面吃。
裴有瓦一尝,周婆子的手艺很不错,又听孟叔礼说以后周婆子会长久干下去,赞同道是该这样。
常常在外头吃饭到底不方便,下雨下雪刮大风的时候,想吃的馆子不一定开门,而且去了还得等,那些生意好的饭馆酒馆,去迟了或许还没菜了,还是在自家做饭更好。
见老爹没会意,裴曜吃了一口菜,又给怀里的裕儿喂一口米糊糊,这才笑着说:“爹,师父的意思是,以后长夏和孩子来这边,你们不用操心,自然就有饭吃。”
原是这样,裴有瓦笑了几声,自己还真没想到这个,只顾着想裴曜和孟师父有饭吃了。
热热闹闹吃过这顿饭,略歇一会儿,瞅着天色不早了,不用老爹喊,裴曜和长夏就收拾好了东西。
孟叔礼送他们出门,见裕儿坐上板车后兴奋不已,他笑着摸摸孩子脑袋。
裴曜这么久没回家,跟着一起走了。
孟叔礼站在原处看着他们走远,顿一会儿后,背着手回去了。
周婆子在灶房收拾。
他在院里的木头堆前看一会儿,原本想挑一块木头,却有些走神。
孟家原有四兄弟,他在家行三,上头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幼弟。
然而少时家穷,幼弟染病夭折,他还算命好,有几分天赋,正好父亲与师父许璋是旧识,将他送出学手艺,磕了头拜了师,后来给师父送了终。
两个老哥哥里,大哥大嫂早些年就去世了,一双儿女倒是大了,只是侄儿去了他乡谋生,侄女也嫁去那边,早几年有过书信,按信中所言,日子应当过得不错。
后辈为谋生忙碌,再加上早早就分别,彼此并不熟悉,书信后来就不怎么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