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未尝不心怀良善。”
李照明白皇帝是在说前段日子内侍省的事。
他虽是太子,却也管不上内侍省的事,他亲临内侍省,插手内侍省审案,已是逾越了他太子的本分。
李照道:“儿臣不愿有无辜之人丢了性命。”
这厢皇帝与太子闲谈,那边蓬莱殿内淑妃也正与宫人商议,今日祭祀祈福,淑妃得见齐王,母子俩却没说上话,淑妃心系儿子,怕宫中事务影响了齐王,难免面露忧虑。
“娘娘放宽心,皇上嘴上不说,心里头还是不悦,今天祈福时,齐王放灯,皇上托了一把,太子放灯,皇上却没理会。”
宫人宽慰淑妃,淑妃却是依旧愁容不展,“我只怕皇上疑心宫中夹带是我在替那些奴才撑腰,从中得利。”
“怎么会,娘娘您一向德行出众,皇上圣明,不会误会娘娘的。”
淑妃淡淡一笑,手指轻抚了下脖颈上的珍珠链子,“但愿,”她眸光下撇,“我听说太子把那小太监带回东宫了?”
“是,进了东宫再没出来过。”
“好,我就知道区区一个小太监哪来那么大的狗胆包天。”
宫人不敢应答。
淑妃手攥了星月菩提,今日先皇后忌辰,她身为宫妃之首,不可谓不尽心尽力,行礼诵经,一刻也不敢放松,她仰望了案上佛像,心中多少不平,只恨陈氏凋零,未及杨家势大,害她当年只得做妾,自己的儿子也当不上太子。
如今杨家也渐渐都退了,皇帝嫔妃不多,也不怎么热衷后宫,唯有太子、齐王,皇帝还未登基时便有的两个儿子。
这些年来,淑妃一直苦熬着,眼看齐王渐渐长大,能力出众,常替皇帝办事,皇帝也喜爱,早早便封了王,多加恩典,只是无论如何,这恩典就是不能再进一步。
淑妃心中气闷,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宫里处处小心周全,期盼能多得皇帝恩宠,也是为自己的儿子多一份助力。
今日,淑妃并不像宫人看到得那般,也不像她自己说得那般惶恐皇上会疑心。
若说先前淑妃心中还有一丝怀疑此事是太子发难,如今太子居然堂而皇之地将那小太监带回了东宫,淑妃便断定那小太监绝非受太子指使,如今只在宫人面前假作忧心罢了。
太子恃宠而骄,着实狂悖。
为了个小太监,竟如此行事,皇帝即便再宠爱太子,也会心有不快,一是太子僭越,二是太子过分仁厚,非帝王之相。
此刻淑妃表面忧愁,心里却是高兴的,她派人去内侍省本就是虚晃一枪,若太子不插手,两个小太监,杀了就杀了,碍不着什么,若太子当真插手,便是今日局面。
这一番心思,便是身边最信任的大宫女,淑妃也不会明说。
淑妃的心思,东宫幕僚们却是琢磨出了味道,太子一回东宫,詹事便立即迎了上去,“太子……”
李照看他的脸色便知道他要说什么,摆了摆手,径直略过了人,“明日再说。”
詹事无可奈何,只能垂手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