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三中文网>代晋 > 第一四二二章 败局二合一(第2页)

第一四二二章 败局二合一(第2页)

李徽等人沿着北营往前,前往前营战场之中。前营之中一片死寂,冷风之中夹杂着死亡的气息。虽然已经开始清理,但是地面上横七竖八满是尸体和丢弃的盔甲兵刃。冷月当空,看着这眼前的战场,李徽的心情自然甚为低落。

不久前,各军做了粗略的统计。此次大战,虽然只有几个时辰而激烈战斗而已,但是东府军伤亡人数超过了万余。阵亡将士高达四千,另有七千余受了各种轻重伤势。东府军还是胜利的一方,伤亡都如此严重,可见此次作战的残酷程度。在极短的时间里,双方投入了十六七万兵马,在如此狭窄的战场之中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肉搏战。短时间里的死伤如此严重,可见不久前的战场激烈程度,堪称是绞肉机了。

敌军的伤亡数字尚未统计出来,但是根据战况推算,起码数倍于东府军。也就是说,此战敌我

双方起码有四五万的总伤亡。仅仅一个下午的几个时辰,便有那么多的生命死于战争。

李徽从内心里有些厌倦战争了。经历的越多,便越是难以接受这一切。这些年,目睹了尸山血海的战斗,残酷无比的征伐,饥荒造成的大量的百姓的死亡,那么多鲜活的生命逝去。这样的世道让人作呕。

你争我夺,此起彼落,一轮又一轮的痛苦和死亡,仿佛一切都是个循环的黑洞,无休无止,永远在地狱之中轮回一般。这样的乱世,当真应了那句‘人间不值得’

可是,他也明白,没有战争的手段却又达不到想要的天下太平,无法让这一切停止,这岂非成了一种悖伦。也许只能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能停止这一切。为了整个天下的太平,有些牺牲注定要付出。

站在前营之中的高台上,李徽负手看着月光下的战场。星星点点的灯笼在大地上游荡着,那是老兵们在清理战场,抬走尸体。他们手中哗啦啦作响的是士兵们身上悬挂的铭牌。哗啦啦!哗啦啦!仿佛是为阵亡者招魂的法器之声,听着这样的声音,令人心都揪紧了。

“主公,当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经此之战,桓玄实力大损。当一鼓作气,攻下京城。时机已经成熟了,等不得了。已然是腊月了,新年要到了。”苻朗的声音打破了李徽的思绪。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冷漠而坚决。

李徽吁了口气,微微点头。沉吟片刻,沉声道:“传令郑子龙,水军挺进建康北。传令蒋胜,集结兵马于历阳横江渡,让他们准备夺取姑塾。李荣,超石,龄石,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休整,伤兵送回徐州治疗,将士们的心态要调整好,进行最后的动员。传令周澈,命他调拨后军兵马增补前中军减员。派人会徐州催促新一批弹药必须在三天内运抵。有多少运多少来,以备攻城之需。”

李徽一连串的下达了命令,众人躬身连声应诺。

李徽又沉声道:“元达,派人通知德康墨林和李正,让他们做好迎接阵亡将士尸骸。启用淮阴西英雄陵园,所有阵亡将士安葬入陵园之中,立碑刻字,专人看守打扫。所有阵亡将士的家属,按照相关条例进行抚恤,家属子**待,务必周全。”

苻朗沉声道:“主公放心,我这便派人通知。”

李徽点点头,转头眺望远处的京城方向。那里,城头上火把星星点点,依稀可辨。连绵的城墙的轮廓在黯淡的天空映衬下,也可以模糊的看见。

“三天后,攻建康!”李徽沉声道。

……

建康城中。

黎明的曙光照亮城池之时,整个京城却仿佛陷入沉睡之中没有醒来。往日这座庞大精美的城池每天都车水马龙人流如川,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然而此刻,日上三竿,大街小巷之中却不见多少人影。除了一些在街头巡逻的兵士,以及一些缩着脖子在冷风中匆匆而过的零星行人之外,整座城市仿佛被冻结了一般,安静空荡的宛如坟场。

一场大败之后,所有人都明白,所谓的大楚在京城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不会长久了。钟山一战,楚军十多万大军只有半数逃回城中,死伤逃跑被俘的人数近六万之众。军心已经全部被摧毁,桓嗣等一干将领阵亡之后,更是连像样的领军将领都没有了。

整个京城虽然一片死寂,但在这死寂之下,酝酿着一

些可怕的情绪。这让整个京城陷入一种奇怪的氛围之中,似乎是坐在火山口上,随时会爆发。(buduxs)?()

?大苹果提醒您《代晋》第一时间在[不读@小说]更新,记住[(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一切都陷入了不稳定的爆发的前兆之中,东府军尚未开始攻城,京城之中,朝野上下已经进入了一种恐慌和相互怀疑的氛围里。

桓玄没有像上次一样,在桓石生大军覆灭之后大发雷霆。败退回京城之后,他表现的很平静。这种平静让所有人都很不适应。他们已经习惯了桓玄的歇斯底里,桓玄的平静反而让他们恐慌。

但其实,桓玄在大败之后已经知道自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之前在坚守京城和退往西北这两个想法之中徘徊取舍。现在,反倒是不用去考虑取舍的问题了,因为不必要去考虑坚守了,如今的兵马和士气,根本守不住。

所以,大败之后,桓玄便在考虑撤离京城的事情。一旦下定决心要撤离京城,桓玄心中反而释然了。兜兜转转,忙活了一圈,虽然最终还要放弃京城,但终究自己来过了,当了皇帝,也努力维持大楚的统治了。只不过是失败了而已,那也没什么。西北之地广大,自己回到西北,一样可以当皇帝,一样可以积蓄力量,可以东山再起。虽然这么想多少有些自欺欺人,心中隐痛难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总是要往好处想的。

对于朝廷上下一些人的想法,桓玄也心知肚明。但这时候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这一次虽然是要逃走,但是也要做的体面一些,给自己留些颜面。

桓玄秘密下旨,命桓嗣之子桓胤接替桓嗣的大将军之职,命他领寻阳之兵,做好沿途的护卫和道路畅通之责。又命桓谦之子桓蕴接替水军都督之职,将桓石生留下的五千水军集结于姑塾,准备乘船西逃。之后,桓玄叫来桓伟,和他商议留守京城之事。

桓伟得知桓玄要自己留守京城的想法,整个人都惊呆了。结结巴巴的道:“陛下,我……我怎能守住京城?我还是胡送陛下回荆州的好。留我在京城,那不是……要我的命么?况且,这京城有什么好守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