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都这安安,叹了口气:“贞明公主这是魔怔了,好好的姑娘家,偏要被她捆在身边。丹阳那孩子,也是个苦命的,本该是个好的,都被教坏了。”
苏蓁放下笔,轻声道:“公主也是怕女儿受委屈,只是用错了法子。强扭的瓜不甜,若真为丹阳郡主好,倒不如让她自己选。”
正说着,碧兰匆匆进来禀报:“王妃,公主府派人来了,说请您明日过府一趟,说是……想请您上门坐坐。”
苏蓁微微一怔。
贞明公主先前邀她,她以安安年幼为由推了,如今又来。
她若是记得不错,自己与他们家关系好像该是很差的才对,怎么还总是找自己,这对吗?
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秦老夫人自然也是知道的,皱了皱眉:“找个理由推了,那公主府如今就是个是非地,不去的好。”
几日后,京中又传出了新瓜。
——吏部侍郎直接上书陛下,说自己的儿子“宁娶平民女,不做薛家赘”,还请陛下收回公主府的议亲之意。
贞明公主气得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后便闭门不出,招婿的事也暂时搁置了。
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安安渐渐长开了,开始学着走路,整日里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秦府上下都被这小家伙的笑声填满。
苏蓁的耐旱粮种在大昭推广得很顺利,各地都传来丰收的消息,景康帝还特意下旨,赏了她一块“济世安农”的匾额。
开春的风带着暖意,吹绿了京都城外的柳枝,也吹得镇北王府人心浮动——
苏蓁和秦辞要带着安安回苏家村了。
出发前几日,王府里就开始忙活。
碧兰领着丫鬟们打包行李,将安安的衣物、辅食分门别类装好,又仔细把苏蓁要带的药材、改良粮种的新样本收进木箱;
秦辞则亲自去马厩挑选温顺的马匹,还让人把马车里的座椅换成软垫,连车窗都挂了透气的薄纱,生怕路上颠着苏蓁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