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远看着麦田,点头道:“这粮种要是能在更多地方推广,百姓们就不愁吃了。”
夜色渐深,孩子们都睡熟了。
苏蓁坐在窗边,看着院子里的月光,秦辞走过来从身后抱住她:“在想什么?”
苏蓁靠在他怀里,轻声道:“想小时候在村里的日子,那时候总想着吃饱饭,跟老宅分开,斗智斗勇的,现在的日子果然好过多了。”
“还有村里的枣树林,”苏蓁眼底带着笑意,“枣花该开了,香香的。还有村头的小溪,夏天能摸鱼,我小时候总跟文谦他们去。”
秦辞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吻:“往后咱们常回来,等安安再大些,带他去看北疆的草原,去看苏家村的桃花,让他知道,根在这里。”
窗外的桃花在月光下泛着浅粉,晚风带着花香吹进来,夹杂着远处传来的蛙鸣,安静,美好。
第二日一早,苏蓁和苏芜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小溪边。
溪水潺潺,刚化冻的水流带着凉意,却映得岸边的垂柳绿得发亮。
安安被苏芜牵着小手,好奇地蹲在溪边,伸手想去碰水面,又被微凉的触感吓得缩回来,惹得苏芜低笑。
“慢些,别摔着。”苏芜蹲下身,帮他把散开的衣襟理好,“你小时候在京都没见过这样的小溪吧?你娘以前总跟你舅舅在这里摸小鱼。”
不远处,李暮霄正跟着苏文明在浅滩上找小石子,苏芜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转头对苏蓁笑道:“还记得咱们小时候,一到夏天,你就总想着下河摸鱼,每次被娘发现了都要骂你。”
苏蓁想起旧事,眼底满是笑意:“可不是嘛,那时候文谦还小,总跟在我后面,我捞到小鱼他就拍手,结果鱼一蹦他又吓得往后躲,现在倒成了沉稳的举子了。”
正说着,陈氏提着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玉米饼和腌菜:“晌午头太阳足,别在溪边待太久,这会儿水还凉着呢,别给孩子沾到了,先吃点东西垫垫。”
她把玉米饼递给安安,看着孩子小口啃着,笑着补充,“这玉米也是新粮种收的,比老玉米甜,你小时候最爱啃这个,总说比白面馒头香。”
安安咬着玉米饼,含糊地喊了声“姥姥”。
陈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又看向苏芜:“清远他奶奶今早还跟我说,想让你们多住些日子,等村里的桃花开了,咱们去后山摘桃花瓣,给孩子们做桃花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