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三中文网>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古代的君臣面试(第1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古代的君臣面试(第1页)

「所以,南方朝臣诸君建议的借东虏兵伐北虏,你是肯定赞定的了?」

「好教王少保得知,下官只是负责马上冲锋杀敌的,这朝堂上的军政大策,那是兵部诸公考虑的事,下官那敢妄谈。」吴三桂在文武双全的王少保面前一直低眉顺目,但这时也有了一点莫名底气:「但唐时郭子仪借回纥兵破贼收京的故事,人所共知。」

果然聪明人自古如是,自己打不过,当然不会头鉄地硬要送死。

借东虏打北鞑,才是正路。

看来不管是原时空的明末或是这个异时空,借虏平贼或是借东虏击北鞑这一种想法,普遍为朝臣所认同,是有历史上成功案例可循的。

「就不怕易请难送吗?」

「东虏只图财物子女玉皂,让他们打败北鞑后许以财皂缴获作报酬,他们还会不满意吗?」吴三桂冷哼:「我大明万亿人口,他们后金才多少人口?」

道理是对。但可惜明末这个末代皇帝崇祯帝在大事上决策糊涂,硬是没做好南迁甚或太子继位的安排,以至大明在崇祯死后无主,令满清有机可乘,窃据神州。

后世网上键盘侠都知道,若是崇祯能及早迁都至南京,或是早点派大军护送了太子南下,自己殉国后大明有正式继位人,大明仍有大半壁江山,借虏平贼后,有一个正统而统一的大明朝廷,纵使赶不走清兵,保住南明半壁江山仍是可以的。

但王小龙只能唏嘘了。

而在这个时空,借东虏抗北鞑其实真的可行。

也只有现在的燕王朱由检顾念借东虏兵入关会害民,才会坚决反对。

但如今我王小龙来了,大明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力量打走北鞑,岂不更好?!

「末将自幼习武,少读书,最是景仰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儒将,如岳爷爷及本朝戚爷爷。」吴三桂:「谁都想像王少保这样,能够率领大明军队,北逐鞑虏,当然便不必倚赖东虏了。」

岳爷爷功高震主,被大宋官家赵跑跑与奸相秦桧以莫须有杀害。

戚继光得到首辅张居正和兵部尚书谭纶的信任,担任蓟州总兵十四年,官拜左都督,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地位显赫。

但张居正过世后被抄家,戚继光也屡次被参劾,退休回乡,晚境凄凉。

这两位大将军都没有好结果啊!

好你个反骨仔,你意有所指吧?!

表现这么明显吗?!

妥妥的不安份分子造反派啊!

王小龙知道在原时空,吴三桂与整个辽东关宁军利益集团,被大明的文官系统和喜欢插手战事瞎指挥又喜怒无常的昏君弄得心惊胆颤,早已有了不臣之心,不但在紫祯帝要求勤王时以无饷为由拖延不救,任由京师被闯军攻破,更私底下与李闯王谈好投诚了。

那知后来见到闯军入京后军纪败坏,又以酷刑追缴赃款,一直爬在大明朝廷上吸食辽饷巨款的他们还不吓坏了,唯有一心背叛抵抗到底了。

「这天下英雄,除了龙闯王,现在的大顺王,下官便只佩服王少保了。」吴三桂:「只可惜末将恨未有机会面见大顺王风釆,深感遗憾。」

又是一个先留后路的腻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